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管理规范 >> 正文

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作者:   时间:2021-12-15   点击数:[]

为全面推进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课程思政建设,按照《西北工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办转教 字〔2021〕85 号)要求,结合中心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一新”校风,深化“五个以” 办学理念,强化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完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实践教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落实中心所有教师、所有课程育人功能,强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总体目标

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全面推进中心课程思政建设, 建立健全中心“三个一”工程实践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即每门课程有思政,每位教师讲思政,每本教材有思政。深入挖掘各类课 程和教学方法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

实践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工程实践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统 一。强化课程思政研究,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健全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申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提炼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实现“课程思政进课 堂、进教材、进大纲”,形成全中心广泛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重点内容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职业伦理等重点充实优化课程思政素材库,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 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四)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五)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深挖行业、身边典型事迹,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航空报国精神、工匠精神、“工信楷模”“三秦楷模”陈士橹院士、“教书育人楷模”周尧和院士、军机三总师、民机三总师等为代表的先进事迹融入到课堂教学,加强职业责任感教育,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

四、主要任务与工作举措

(一)丰富工程实践课程育人内涵

丰富工程实践类课程的育人内容,注重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建设,同时强化劳动教育,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 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分类推进工程实践课程思政建设

结合各类实践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充分发挥“西工大现象”价值引领作用,深挖提炼每个实践课程模块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炼出深藏于知识表层符号、内在结构之下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及伦理规范,将知识传授与思政要点有机融合,使思政元素成为点睛之笔,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拓展工程实践课程育人维度

加强与企业合作,搭建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校企联合创新实践共享平台或基地,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完善“产学研用+思政” 的育人模式,融入改革开放史和创业奋斗历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和勇于担当大任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将课程思政融入工程实践教育教学全过程

1. 强化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

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践活动、学术交流等各环节。合理设计课程思政考核内容和方式,强化课堂参与、阶段测试、项目研究、成果展示等为核心的学习 过程考核。

2. 不断完善规范教材选用和编写制度

坚持教材选用和编写政治把关和意识形态审查,确保选用和编写教材正确价值导向。建立工程实践课程思政素材库、案例库, 确保符合要求的思政内容进教材、进教案、进课件。

3. 创新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中心工程实践课程思政素材库、案例库等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应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一步优化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 提升工程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五)着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1.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制订中心师德师 风建设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充分发挥中心党总支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作用,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提高引导中心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发挥实践指导教师言传身教作用,激励教师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2. 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依托中心作为全国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和西北地区高校工程训练研究会理事长单位的优势,倡议成立“西北地区高校工程训练研究会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联盟”,积极打造工程实践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工作的交流培训平台。每年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创新竞赛、课程思政“大练兵”、教学展示、教学研讨培训等活动,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培养。中心各教学部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组织教师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和展示,认知课程育人、实践课程思政。

3. 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和教学团队建设。

持续开展工程实践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培育一批兼具“两性一度”、育人元素凸显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强化对教学竞赛、教学研究、教学模式改革中课程思政育人实绩的要求,积极选树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宣传中心课程思政工作和育人典型,引领广大教师不断强化育人意识,主动投身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1. 推进中心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建设。加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联动,每年持续开展实践教学类教师课程思政建设专题培训会,与相关实验教学单位协同开展工程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提升中心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能力。

2. 加强工程实践课程思政研究。鼓励教师结合实践课程教学 特点和课程思政建设难点等问题开展研究,积极申报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设置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专项选题,力争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取得成效。

3. 加快蕴含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元素的特色教材建设。打造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版的工程实践系列教材体系,实现课程与教材一体化设计,以及教材内容与课程思政、劳动教育深度融合。

(七)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

1. 强化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作用。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中心各支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内容,作为各部门一流课程建设、绩效考核等重要内容。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等评价体系。

2.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强化价值塑造与德育培养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情况的监控评估, 全面保障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健全学生评教制度;强化结果运用。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中心党总支统一领导下,构建党政齐抓共管、各教学部门推进落实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中心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具体负责做好顶层设计、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评估调研等相关工作。各教学部门负责落实各项建设任务,每学期按照要求向中心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二)加强保障激励

从中心课程思政工作的需求和短板出发,设立专项经费,加大课程思政的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示范推广等投入力度,统筹各类资源保障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建立相关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评内容,在岗位聘用、评优评先、项目立项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突出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

(三)加强示范引领

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联盟作用,学习借鉴、总结凝练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进经验,选树典型,加强交流,强化宣传。积极推动校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逐步建立工程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制度,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条: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