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非遗新纬队:创新传承,科技赋能 青筑科创梦

作者:郑凯⽂ 徐润璋 吕佳欣   时间:2024-09-03   点击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进步,“非遗+科技”的融合趋势正引领着传统文化领域的新一轮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为了深入探索“非遗+科技”,深刻领悟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化传承,非遗新纬社会实践队师生踏上了前往合肥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实践队走进融合非遗与科技的前沿阵地,探访那些致力于将古老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文化馆、博物馆,亲眼见证AI、大数据、VR/AR等前沿技术如何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

探秘合肥文化瑰宝,庐剧、民歌与纸笺共绘非遗画卷

合肥市文化馆

为了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探索非遗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路径,实践队前往合肥市文化馆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生动地讲解下,庐剧的独特魅力、巢湖民歌的悠扬旋律以及纸笺加工技艺的精湛工艺,一一展现在实践队的眼前。

庐剧,作为合肥戏剧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让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地方戏曲的深厚底蕴。通过数字化的展示大屏,实践队员欣赏了庐剧的经典剧目《春思》。庐剧表演者们华丽的戏服和活泼生动的唱腔,给实践队员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通过探访合肥市文化馆,实践队不仅深入了解了合肥的非遗文化,更感受到了合肥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这些非遗文化不仅是合肥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们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为后人留下无尽的智慧和启迪。

包园漫步寻古韵 雅境探寻品芳华

包公园

江淮大地,人杰地灵,豪杰辈出,其中就有一位独树一帜的⼈北宋年间的庐州人包拯。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与孔子、关公并誉,其清廉、严明、无私、刚正的形象深入人心,广受赞誉。如今,包拯故事已被列⼊国家级非遗名录。

为了赓续包公文化精神,讲好新时代包公故事,实践队员来到了合肥市包公园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参观了包公祠、包公墓、清⻛阁、浮庄等地点,详细了解了包公文化的深刻精神内涵,包拯的形象在实践队员面前栩栩如生地展现。经过调研发现:千余年来,合肥地区流传的包公传说故事主要依靠口口相传,其次为散见于文字记载的各类书刊,以及说唱、话本、戏曲、书场等形式保存下来的演义传说故事等。

同时,实践队员在参观过程中也了解到《包公故事》已整理成册的有近百篇,可分为勤奋好学、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清廉正直、料事如神、为民申冤、严惩贪官、不畏权贵等⼋个类别。对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体现了安徽省合肥市大⼒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决心,也激励着我们去探索更多关于非遗文化的保护新路径。

巢湖之畔缅怀英烈,渡江馆里传承荣光

渡江战役纪念馆

在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队来到了位于巢湖畔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在这里听取讲解,回到了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在这里,每一块展板都镌刻着历史的深邃,每一幅画面都跃动着时代的脉搏,引领着我们全面回顾渡江战役的波澜壮阔—从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局 势,到中共中央与总前委的英明决策与周密部署从战役的惊心动魄,到最终的辉煌胜利,无一不彰显着智慧与勇气的交响。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不仅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红色历史,更深刻领悟到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性。实践队员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结语:“让非遗焕发新生,科技赋能传统”,愿景远大,行动迫切。实践队在深入探索“科技+非遗”发展及实现路径的同时,也积极向外界宣传非遗文化,向西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学生传播非遗文化,在一次次实践中激发更多人对非遗的热爱,助力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瑰 宝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审核:康鹏军)

上一条:教务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传达新学期干部会精神并宣讲全员岗位聘任政策
下一条:教务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开展模块化课程集体备课会